从这里你可以看到,任何加密生态位中的从业者,动机和业务能力实际上是良莠不齐的。
优秀的 Agency 会尽量考虑保底机制,确保 KOL 不亏本,例如直接现金支付或 KOL 轮本金退回。但如果 Agency 缺乏专业判断,挑到劣质项目,KOL 可能面临代币贬值、锁仓风险,最终亏损。
干活人的命运,往往取决于派活人的职业素养。
在加密行销这个链上,或许只有骗子希望只做「一锤子买卖」。持续一波接一波地坑人,会让自己的生意会越来越少,路就会越走越窄。
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,持久共赢才是生财之道。
但每一个人或许都是下游环节的好掮客,但似乎也免不了成为上游环节的受害者。
没有赢家,但也没有终局
熊市的残酷在于,它不仅让普通投资者(韭菜)感受到市场的寒意,也让曾经站在利益链更高处的 KOL 们不得不低头面对现实。
在这场牛熊交替的周期里,专案方、KOL、散户,甚至 Agency 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,但最终却没有赢家。
KOL 的「维权」,其实是整个加密生态的缩影。
从牛市中「共赢工具」到熊市里「多输陷阱」,KOL 轮的变质暴露了加密市场中深层的信任危机。专案方的短视行为、KOL 的逐利心态、散户的盲目跟风,甚至 Agency 的专业能力不足,都在这场游戏中被放大。
市场向下时,所有人都在试图自保,但却难以摆脱被收割的命运。
KOL 们的「被割」,并非只是单纯的利益纠纷,而是熊市环境下加密市场生态失衡的体现。 当流动性枯竭、资金链断裂,所有站在价值链下游的角色都会成为被动的牺牲品。
回头再看,KOL 轮的争议本质上是产业发展中的阵痛。
当 KOL 为自己维权时,他们也在变相为整个生态发声。或许只有在经历了这样的熊市之后,大家才能真正明白,在一个没有规则和信任的市场里,短期的赢家终究会成为长期的输家。
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,这或许也是重新洗牌的机会。市场的低谷往往是生态优化的起点,只有在痛苦中反思和调整,才能迎来下一轮的繁荣。
而下一轮牛市是否会如期而至?或许取决于今天的每个参与者,能否从这场熊市的教训中真正吸取经验,找到「共赢」的新平衡。
原文连结